王羲之《丧乱帖》在日本流传1300年,仅展23天,你还不赶紧去看看?

StephenConn 2025-04-28 情感 4 次浏览 0个评论

《丧乱帖》领衔中国文物展出

对咱中国观众来说,这次展览上最受关注的文物当属王羲之《丧乱帖》(唐摹本)啦。《丧乱帖》原迹早就没了,现在展示的是唐代内府的双钩填墨摹本,奈良时期被遣唐使带到了日本。它藏在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,本纸右端还有日本桓武天皇的“延历敕定”朱文印呢。原帖是卷子,现在改成轴了,是“丧乱帖”“二谢帖”和“得示帖”三通尺牍合装的。2006年3月还在上海博物馆展出过。《丧乱帖》纵长28.7厘米,共八行62字,体现了丧乱时期王羲之痛苦不安的情绪。因为作者没太在意书法,所以字迹特别自然,有些专家推测这种字体可能更接近王羲之书法的原貌。

此帖在日本流传超千年,归国展出仅23天

这帖子在日本流传了一千三百多年,中国书法界了解它才一百多年。清光绪十八年,杨守敬最先把它摹勒在《邻苏园帖》里,墨迹印刷品在1934年以后才传入。2006年,上海博物馆举办“中日书法珍品展”,《丧乱帖》首次回国展出,这时距离它去日本已经过了1300多年。考虑到纸质文物脆弱,这次《丧乱帖》只展23天,从4月26日到5月18日。书法研究者韩玉涛觉得这帖子特别厉害,说它不仅是篇优秀杂文,字势雄强,是右军真面目,还兼备雄强和惨淡之美,展现了由行入草的完整过程。所以,《丧乱帖》是难得的珍品,是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末年之作,比《神龙兰亭》还好。顾村言2006年看了《丧乱帖》后说,能从中看到“骨鲠”与“激切恺直”。现场连读几遍,最后感觉字都不见了,只剩下右军本人——右军写这纸的时候,一开始还正襟危坐,可笔笔都透着沉郁……家国之恨,人生大悲,在一点一画间都能触摸到。

本次展览还有这些重要中国文物

这次展出的重要中国文物还有南宋宫廷画家李迪的经典代表作《红白芙蓉图》《雪中归牧图》;现存北宋罗汉画里最有名的清凉寺本《十六罗汉图》八幅;现存最古老的禅僧书迹,宋代高僧圜悟克勤送给弟子虎丘绍隆的“印可状”;对日本禅宗水墨画影响深远的元代因陀罗《禅机图断简》;传为元代画家钱选的《宫女图》;东汉光武帝颁授给倭奴国的“汉委奴国王”金印;南宋传来日本的“万声”龙泉窑青瓷凤凰耳花生;唐招提寺所藏鉴真和尚坐像、法隆寺藏唐代四骑狮子狩文锦等。

日本国宝的盛大聚会

在日本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里,“国宝”是最高级别,是从世界文化角度看有高度价值、独一无二的国民之宝,涵盖建筑、书画、雕塑、工艺品、历史文献等各类。日本国宝不只是日本制作的物品,还包括从国外传入、对日本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的文物,像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中国历代书画和文物古籍。

展览分两篇章,众多国宝限时展出

据悉,这次展览主要分两个篇章。第一章围绕“美的历史”,通过“日本美术的巨匠们”“古代文化的辉煌”“祈祷的形式”“优雅的日本书法”“和与汉”“武士艺术”6个单元,追溯日本艺术的形成、发展和特质,重点关注日本艺术的设计元素,呼应本届世博会的主题“为我们的生活设计未来社会”。第二章挑选和大阪相关的日本国宝,展示大阪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。展出的日本本国文物有好多日本美术史上教科书级别的国宝,比如被誉为“绳文维纳斯”的土偶,日本四大绘卷之一的《信贵山缘起绘卷》,日本狩野派宗师狩野永德的《唐狮子图屏风》,安土桃山时代画家长谷川久藏现存3幅作品之一《樱图》,江户时代“琳派”核心艺术家尾形光琳的《燕子花图屏风》、八桥莳绘螺钿砚箱等。本次展览共分6期,大部分展品限时展出。第一期:4月26日 - 5月11日;第二期:5月13日 - 5月18日;第三期:5月20日 - 5月25日;第四期:5月27日 - 6月1日;第五期:6月3日 - 6月8日;第六期:6月10日 - 6月15日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娱乐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王羲之《丧乱帖》在日本流传1300年,仅展23天,你还不赶紧去看看?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